——记自治区美协会员、科右中旗文化馆副馆长特木其勒 “马蹄蹬蹬的声音惊动了宁静的草原,马蹄扬起的灰尘浮上了蓝蓝的天空。”无论身处何方,只要看到特木其勒的画,就仿佛来到了美丽的科尔沁草原,看到了弯弯的霍林河、婀娜多姿的五角枫、纯朴的蒙古人以及蒙古人最好的朋友——草原上的马。特木其勒就像是一匹不畏艰辛、不知疲倦的骏马,驰骋在科尔沁草原上,朝着自己的艺术梦想奋勇向前。他创作的作品《牧民之家》、《醉》、《送奶》、《马背情》、《夏营之夜》、《草原情》、《套马》、《包外的狗叫声》等闻名区内外,不仅荣获过诸多奖项,还被多个国家和地区收藏,被誉为草原画坛上一匹“黑骏马”。 不懈追求,出身贫寒的他终于成为一名卓越的画家 特木其勒现任科右中旗文化馆副馆长,科右中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在家乡人的眼里,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文化工作者,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的做着本职工作。1963年,特木其勒出生在科右中旗好腰苏木一个贫穷牧民家,他自幼酷爱绘画,在那个物质贫瘠的时代,他在沙陀上绘画、在小溪旁的泥土上绘画,用过的最好的画纸就是火柴盒。他利用火柴盒那么小的空间,尽情挥洒自己的热情,画出自己心中一幅幅美丽的蓝图。为了理想,他,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背井离乡、独自赴哲盟等地寻师求艺,在他乡开始了自己专业的训练。他先后师承赵桑布、色冷业西学习油画和国画,拜萨音章、田宏图等老师学版画。1984年他在科右中旗好腰苏木文化站参加工作,1986年调入科右中旗文化馆,并有机会赴中央美术学院深造。在绘画道路上艰难而执着地追求了数十年,绘画艺术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并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数十年来,他自费跑遍草原,深入生活,师法自然,靠多年坚持不懈的探索磨炼逐渐形成了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其创作的作品以表现蒙古族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为主题,多次参加区内外美术、摄影展览,先后荣获各类奖项。1983年版画作品《牧民之家》参加全国农牧民画展,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佳作奖,作品现被加拿大画局收藏;1984年作品《万马奔腾》被日本友人收藏; 1997年作品《满载而归》参加全区群文干部美术书法摄影比赛荣获一等奖;1998年版画作品《牧村》参加内蒙古东四盟(市)画展获优秀奖,版画作品《醉》入选全区首届农牧民书画展,并荣获《新世纪兴安盟美术、摄影展》三等奖;2002年油画作品《绿色的梦》参加兴安盟第五届美术作品展获二等奖,油画作品《捕》参加全区社会书画学会第二届书画展获优秀奖;2003年国画作品《并进》入选东北第三届农博会兴安盟优秀书画作品展;2004年版画《套马》参加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2005年油画作品《三代人》参加内蒙古体育美展;2008年作品《放歌草原》参加兴安盟美术书法摄影展获银奖,2009年15日中国民政部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中版画作品《万马奔腾》荣获一等奖,其作品还多次发表在《人民日报》、《美术教育》、《内蒙古日报》、《草愿画廊》、《鸿嘎鲁》等知名报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本人先后当选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兴安盟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摄影家协会理事,科右中旗政协委员、旗书画协会主席,成为一名区内外有影响的画师。
情系画坛,献向绘画艺术是他毕业的追求和梦想 绘画,不仅是特木其勒儿时的梦想,更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无论贫穷、疾病或是灯红酒绿、金钱权力都不曾动摇他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他就如同一个痴情而专一的汉子,除了“绘画”,世间再没有能够吸引他的“女子”。 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所的要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给特木其勒带来了发家致富的机会。在这个小镇上,他是最有资历及潜力从事装修装饰行业的人,看到别人纷纷下海经商,他也曾犹豫过,改行不仅可以解决养家糊口的燃眉之急,而且可以步入有钱人的行业,从此衣食无忧。可是,艺术梦想怎么办?就这么放弃?艺人的生活是清苦的,但是艺术爱好人来说快乐的,如同文人的日子,特木其勒仅靠自己微薄的工资养活着一家四口人,还不算为长辈的开销,他真的很需要钱。可是在犹豫中,他没有动摇,毅然放弃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继续画他的画,用精神食粮充实自己。特木其勒认为,绘画必须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无论画的是什么,其实你画出来的就是你自己,体现的是你自己的精气神,容不得一丝苟且马虎。 特木其勒深知通过美术作品可以向外界展示家乡的文化,但只凭一己之力影响毕竟有限。为了培养了美术后备人才,他在文化馆常年举办美术培训班,把许许多多像他当初一样贫困农牧民家庭的孩子引领进绘画艺术之门,培养和巩固他们对绘画的兴趣。几十年来,特木其勒收徒已达1000多人,他培养的学生已遍布国内各地,有的学生在北京、上海、广州、呼和浩特等大中城市开办自己的画廊,作品经常参加国际国内的大型画展。看到学生们取得如此的艺术成就,特木其勒甚是欣慰。 倾情奉献,他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倾注了满腔的热情 近年来,科右中旗大力建设科尔沁文化大旗,加大对民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力度。作为全旗文化艺术界的一名老兵,特木其勒责无旁贷地投入到家乡的文化建设之中。在爱家乡、宣传家乡的责任感的促使下,他自费购买了一部相机,他背着画板扛着相机的身影留在了家乡的每一个角落,记录下了的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老百姓蒸蒸日上的生活,他用展示和记录着科右中旗文化领域一个个唯美瞬间的作品为家乡的文化事业贡献力量。 2002年以来,科右中旗先后成功承办了兴安盟那大慕大会、全区乌力格尔好来宝艺术节、全国中国马速度大赛、中国科尔沁民间文化艺术节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几乎所有大型活动的会徽、主席台装饰、会场布局都是由特木其勒精心构思设计的。他还参与策划和设计了自治区成立60周年、国庆60周年科右中旗辉煌成就展。近年来科右中旗相继出版《枫叶染红的草原》、《享誉全国的乌力格尔之乡》等外宣画册和史料典籍,其中大量收录了特木其勒的作品。 光阴荏苒,世事变迁,特木其勒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名胸怀大志的青年画家,几十年间不曾改变的是他对绘画艺术和家乡的热爱。如今他仍每天笔耕不缀,潜心钻研和提升画马技艺,他说,马文化是科尔沁民族文化的一个代表,他要用矫健多姿的马向外界展示家乡人民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特木其勒这匹驰骋在科尔沁草原上的骏马,定会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走向全国,驰骋于祖国画坛。 (科右中旗宣传部:张宝华 阿茹娜 摄影报道) |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