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画鼻烟壶是清代晚期兴起的奇特的鼻烟壶品种,它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书法、绘画、印章艺术,既有装饰效果,又丰富了鼻烟壶的文化内涵。扬州博物馆所藏的鼻烟壶中不乏精品,其中有一件内画鼻烟壶就出自清末内画鼻烟壶名家马少宣之手。
马少宣(1867-1939年)原名马光甲,青年时即以鼻烟壶内画为业,作品题材多为人物、山水、书法,特别是人物肖像和欧体书法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
这件馆藏的马少宣绘制的“《秋声赋》内画玻璃鼻烟壶”通高6.9cm,腹宽3.7cm。平口,短圆颈,溜肩,长扁腹,椭圆形浅圈足,镶银边黑玛瑙壶盖,与盖相连有银柄骨质烟匙。此壶循马氏内画壶一贯形制,一面书法,一面绘画。书法一面为宋代文坛泰斗欧阳修《秋声赋》节选:“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落款:时在丙申孟春马少宣作,有隶书阳文“宣”字方红印。书法为欧体楷书,五列九行,布局规整,字体秀美。另一面为“欧阳子月夜读书图”,画中:一轮明月当空,月下茅屋内欧阳子正专心读书,屋外青松挺拔,梅竹环抱,画面左下角落篆书阴文“少”字菱形红印。画面所绘题材丰富,结构紧凑,层次分明,画工谨细,颇有松年笔意。此件内画鼻烟壶,外形规整,黑玛瑙盖,骨质烟匙,制作考究,且书法、绘画、印章皆精,构思精巧。由落款“丙申孟春”可知,该壶作于1896年初春,马氏时年29岁,是其早期作品,充分展现了马氏早年就具有的深厚传统书画功底。 马少宣所作内画鼻烟壶形制上最大的特点即是书画并茂,富有诗情画意。往往绘画题材相同的鼻烟壶,配以不同的诗句。这与乾嘉时期乾隆御题诗的鼻烟壶有着相同的装饰风格,可以说其创作仍受此类风格的影响。 桑勇 马少宣内画鼻烟壶 扬州博物馆藏 本文来源:扬州晚报 |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