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伟《迷》
卢志强《浮生》 这几乎是艺术界最盛大的一次同城聚会。曾宓、谢振瓯、郑百重、范迪安、许江、尉晓榕、陈良敏、唐明修、唐承华、刘墨、林海钟等12位书画名家作为特邀艺术家昨天集体亮相。暂且抛开与这些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成就和荣光,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说话都很慢条斯理,或多或少带有一点闽粤口音。他们将与24位同为福建籍的书画家一起在杭州集结,共同举办一次展览。
明天,“八闽神韵”福建当代书画名家作品海内外巡回展将在浙江美术馆登场亮相。杭州是此次巡回展的第一站,展期十天(7月28日结束),随后这200件精选作品还将前往香港、台北、济南、福州等地。 见习记者 余夕雯 巡展首站选择杭州 因为这里的艺术氛围好 为什么把巡展首站放在杭州?在昨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展览秘书长吴志明给出解释,“闽越自古以来就有文化渊源,浙江可以说代表了书画的最高水平,我们既是来巡展,也是来学习的。”吴志明说,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不仅拥有“西泠印社”和“中国美院”这样的金字招牌,近年来也逐渐兴起了市民收藏艺术品的热潮,“艺术融入生活”逐渐成了杭州艺术市场近年来呈现的趋势。再加上闽越文化的历史渊源,杭州自然成了“八闽神韵”巡展的首选之地。 展厅里,不少提前来观展的杭城艺术爱好者指着曾宓、尉晓榕等人的作品小声说,“原来他们都是同乡呢”。而他们的另外两位同乡,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和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还专门为巡展共同撰写了“闽地文人,放言遣辞,尽其妙而闽音不改;福海艺者,挥毫涵墨,得斯意必福心莫忘”,这副对联被放在展厅很醒目的位置。 福建书画名家将为 杭州西湖、永福寺写生 自古以来,闽派画风就受到江、浙、沪画风的影响。不过,近些年随着福建画家地域文化意识的增强,属于福建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正在逐渐形成。 在这场由福建籍艺术家组成的群展上,除了参展艺术家阵容强大,展览内容亮点也不少。涵盖了国画、书法、漆画、油画等多个艺术门类,很多都是摘得过全国各大书画展览的获奖作品。福建人对“漆艺”情有独钟,这次,四位全国美展漆画金奖得主陈立德、陈金华、汤志义、苏国伟带来了多幅色彩明丽的漆画作品。与其他画种相比,漆画很注重技术性和形式感,特殊的肌理融合在光色之中,给人独特的视觉体验。比如创作《远音》的陈金华,他从19岁进入鼓浪屿福建工艺美术学校,到后来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壁画系,选修漆画。他说,自己跟漆画很有缘,就算是掉进漆里也无所谓。还有苏国伟的漆画作品《花季》,以黑、白、红、金的传统“漆语”,展现了惠安女独特的装扮,对画面进行了恰当的抽象分割,最终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 巡展期间,主办方还将举办“福建画家笔下的美丽中国”系列主题活动,邀请参展画家描绘各地的风土人情。本次杭州站将组织福建书画名家到杭州西湖、永福寺等地写生采风。 |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