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手机版 | 12bet平台网站 | 12bet手机版首页 | 设为首页

尊贵的客人欢迎您! 注册

首页 > 专题介绍>正文


 

  康熙年制瓷器款识。

民国高仿瓷器款识。

  5月11日,乌鲁木齐第二届鉴宝活动正在举行。台上,来自央视《鉴宝》栏目的专家李宗扬、刘静对递上来的古玩细细观察,娓娓道来。“盛世藏古董”,随着经济的发展,古玩市场在全国已有了相当的发展规模。

  乌鲁木齐在不长的时间里,也形成了新疆名家玉器古玩城、新疆珍宝楼玉器交易市场、新疆民街玉器古玩交易市场、新疆国际大巴扎玉器古玩市场、新疆华凌玉器收藏品交易市场等10多家玉器古玩交易市场,经营户发展到近300人。

  随着乌鲁木齐的古玩市场的日渐壮大,在全国收藏市场山河一片红时,首府民间收藏正遭遇着“成长的烦恼”。

  专门从和静赶来的才仁加甫夫妇怀抱着三件瓷器,有些紧张地坐在椅子上。十几分钟后,鉴定完的才仁加甫紧紧地抱着一个瓷碗下来了。三件瓷器中,两件一般,只有这个瓷碗是嘉庆年间的物件,有收藏价值。

  专家的话让才仁加甫挺开心,他说这是从奶奶那一辈传下来的,没打算卖,“这东西有些老了,我就想知道是哪年的”。

  “古玩收藏不外乎有钱、有机遇、有眼力。”新疆文物总店文物咨询鉴定部主任宋合营在总结“古玩收藏”时给出了三个条件,他特别强调,“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碰到好东西、真东西的概率,能有“十之一二”就已然不错了,才仁加甫机遇不错。

  民间热情不断高涨

  乌鲁木齐第二届鉴宝活动,参与者达400余人,亮相鉴宝的藏品近300件;第一届也有300余人参加。

  乌鲁木齐收藏家协会会长海阳介绍,1996年成立的乌鲁木齐收藏家协会,目前已有19个专项委员会,有五六百名会员。而在1985年创建之初,乌鲁木齐收藏家协会仅仅只有1个专项委员会。

  “这肯定与经济的发展有关,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手里又有了闲钱,自然对于一些老物件有了兴趣。”宋合营说。

  作为新疆文物总店文物咨询鉴定部主任,宋合营的工作主要是对地面文物、地下文物,以及流散文物进行鉴定,其中当然也包括对私人所持古董的鉴定。据他估计,现在来新疆文物总店鉴定的人,每周都会有两三个,这是以前一个月的量。

  有了个人的热情自然就有了群体的效应,从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为了满足古玩爱好者的需求,相继建立了许多古玩交易市场。乌市形成了新疆名家玉器古玩城、珍宝楼、民街、国际大巴扎、金都大厦、华凌等10多家规模较大的古玩交易市场,经营户发展到近300人。

  新疆藏品的优势主要是新疆和田玉和丝绸之路延伸出的藏品。比如丝织品、新疆红钱、新疆青铜器等,这些藏品是新疆独有的及一些具有草原文化特征的器物。

  “就新疆而言,西域36国,四大文明的交会处,这些国家的历史载点在哪,这些文明的反应在哪,就在古玩身上,这是别的地方不具备的条件。”从17岁开始就涉足古玩的新疆名家玉器古玩城商人张鹏这样认为。

  乱花渐欲迷人眼

  “盛世收藏”,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鉴宝的火爆,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古玩收藏,但有真必然有假。

  《艺周刊》鉴宝活动上,一件底款“康熙年制”的瓷盆,是古玩爱好者王先生花了几百元在民间淘换而来的。经专家鉴定,这是一件民国时期的仿品,有收藏价值,但并非王先生想象中的那么好。

  玩古玩的人都知道“打眼”这词,是说将假货看成了真货。王先生承认自己也有“打眼”的时候,一般“十次里面能遇到五六次真的就很不错了”。

  古玩圈里还有一个专业术语:捡漏,就是用便宜的价钱买到值钱的古玩,卖家还往往不知情。捡漏,可以说是搞收藏的人最大的乐趣,王先生对此也直言不讳。

  对此乌鲁木齐收藏家协会会长海阳用一句话评价:古玩比股票风险大。

  随着市民经济条件的提高,收藏古玩已经不再是商贾富豪们的专利,不少普通的市民也正在加入收藏行列,增长学识、修身养性、玩古挣钱,目的不同心态不一,急功近利让不少收藏者交足了学费。

  “即便专家还有走眼的时候,更不要说一般的收藏者。”搞了三十余年文物鉴定的宋合营说,“总体而言,在90年代以前,真的东西比较多,现在想要捡漏什么的,很难。”

  张鹏说的更绝:想要玩古玩,一定是要从结交内行开始,一点点开始跟着学,没有个几年的功夫沉下去,绝对不能进来。“不是说有钱就行,就算有一百万,你不懂的话,也就跟20块钱差不多。”

  稀稀落落的槌音

  宋合营表示,专家们应该做的是鉴定文物的真假,介绍文物的文化价值,而不是给文物贴上价格标签。据他估计,在民间古玩爱好者中,有至少七八成人,都存有暴利幻想。这是因为,一方面是古玩自身的价值体现,另一方面跟媒体对此的渲染也有关,“客观上一夜暴富的心态有不少。”

  “关键还是靠自己,知识量是重点。”海阳认为,多学习是避免收藏者走弯路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对收藏心理的引导,“古玩身上所蕴含的主要就是传承文化和经济效益,而传承文化又是排在首位的”。

  记者了解到,民间收藏的文物主要是家传、赠与以及淘换而来。而流通的方式以文物商店购买,文物拍卖竞买,以及通过旧货市场或者古玩城三个方面进行。

  去年3月,新疆藏友俱乐部的“新疆首届收藏品拍卖会”,五十九件藏品,成交三件,不足一成。

  对于这个结果,新疆藏友俱乐部负责人曹景记形容为“高举轻放”。在那届拍卖会上,有起拍价九百万元的苏东坡折扇,也有起拍价最低数千元的藏品,不过在现场大都是抱着学习、参观心态的藏友,真正参与竞拍的收藏者并不多,槌音稀稀落落。

  “新疆的收藏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买方市场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育期。”曹景记介绍,本土有实力的收藏家,喜欢去内地“淘宝”,“其实新疆有很多好东西,但是大家都是‘灯下黑’,本地人对本地藏品认知度不高。”

  新疆藏友俱乐部今年在下半年举行第二届收藏品拍卖会,曹景记说,基于首届拍卖会的状况,我们考虑加强对买家的引导。

  期待品牌化市场

  古玩城和旧货市场,基本上孵化出中国民间文物收藏的初始形态,从当年的劲松旧货市场到后来人们耳熟能详的潘家园,莫不是如此。首府古玩商人张明记得,从当年在西大桥桥洞里那些买卖古玩的小贩开始,乌市也发展出十几家古玩交易市场。

  名家玉器古玩城五楼是古玩商店集中的一层,转一圈会发现几乎每家都出售古陶、玉器、瓷器、古旧家具乃至字画等等,应有尽有。表面上这里有些冷清,顾客不多,“本地的玩家少。”古董商高大龙认为。

  不过冷清不代表生意不好,张鹏从名家玉器古玩城开业以来就一直在这里做生意,7年的时间里,这里仅有1家店易主,只是因为店主想离家近点。

  但张鹏认为,“现在的‘市场’不是真正的市场”,他认为乌鲁木齐的古玩市场太散太小,不成规模不成气候。作为古玩商,张鹏喜欢四处跑。5月10日他刚从北京、成都、西安等地的文物市场回来。

  事实上,内地比较成熟的模式是,将古玩商汇集在一起后形成比较规模化的古玩集散地。“乌鲁木齐在收藏人群、培养市场体系方面还是差得很远。”张明也持有同样的看法,零星分布的门店,没有形成统一活跃的收藏市场,没有品牌效应。

  “如果建一个以古玩收藏品为主的集中市场,可以打出地域特色的名片,吸引各地甚至外国人士参与到民间收藏市场的发展中来。”张鹏说,“古玩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

  而这也是藏友和古玩商的希望。(完)

作者: 王玮 来源: 新疆网

本文导航

全站精彩资讯推荐

人物专题

更多专题>>

精彩资讯

精彩作品

更多作品>>

热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