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裕,字聚川,晚号竹节馆主。1921年生于甘肃临洮县。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书法。194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在校期间得黎锦熙、王汝弼等人奖掖,得观汉魏诸碑拓及古今名人墨迹,又从刘盼遂、陆宗达受文学、声韵,训诂之学。同年秋任教于兰州大学中文系,请益于牟月秋、魏振皆,广涉甲骨、金文、汉简、敦煌写经。擅诸体,喜作榜书,精于用笔,所作古拙朴茂,汉魏相参,浑然一体。
曾任中国书协一、二届理事,甘肃省书协筹备组成员及名誉主席、省政协委员。何裕先生在书法艺术事业上贡献突出,成就卓著。他的作品曾参加过全国第一、二、三届书法展、中日书法联展、中新书法联展、国际书法联展,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卷);并为全日本书道联盟汉简研修会讲授《汉简章草书法》。国内名胜古迹及有关纪念场馆多见其题字、碑刻或作品陈列,作品远涉东南亚、日本及欧美许多国家,深受国际友人赞许。2001年获文化部、教育部授予的“二十世纪有突出贡献的老书法家”称号,2009年获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甘肃省文艺终身成就奖”,2010年作品入选“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百位老书家作品展”,并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传略辑入《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翟万益
何裕1921年生于甘肃临洮,194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即到兰州大学中文系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因院系调整到兰州医学院,先后教授联共布党史、中共党史、马列主义。“文革”中住进了“牛棚”,在百无聊赖之际捡起了少年时的记忆,又开始练习书法,此时的何老在人生上已经有了很深的阅历,对书法艺术的感悟已不能和昔年相比,可以说是两种状态同时具备,从主动状态来看,他对书法史的洞彻了解促使他选择了正书的练习,没有过多地致力于行草。因为甘肃的书法状态是从明代到现代均没有以行草成名的大家,这种局限是从张芝之后的一种断裂,如果靠自己的努力去接续这种断裂了的历史,的确得具有一种冒险的精神,故而取道正书,比起人生的各种不间歇的磨难来说,相对平稳了些,走向成功的几率相对较高。从被动方面来说,身处逆境,不知时日长短,与其整天陷入苦闷忧愁,倒不如以书消愁,沉浸于笔墨,忘却当下的处境,找回一些意外的乐趣,也自然有了一些意外的收获。此后的40多年,一直在“文革”中选择的书法道路上跋涉。
新世纪伊始,何老出版了他的书法集,90华诞之时发行了他的《一鳞半爪集》,其中收入了他的论文、诗词、评论随笔,从书名的寓意,就可以看出何老对自我人生的遗憾。作为一个地下党员,在漫长的人生当中,全部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可以说彻底放弃了他自己学术的追求。我们翻阅文集就可以看出,《陌上桑》和《战城南》考证即占去了他论文集的四分之一,主要成文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两年,如果用这种速度和质量,今天的何老一定是一个以学问名家的大家,而不是仅仅囿于书法一道,遗憾不全是自己造成的。
近日拜读何老的作品集,与十多年前的感觉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可能是审美视角转移之后产生的一种效果,也可能更加接近了何老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到世纪末,这是中国书法从低谷的极点向辉煌发展的一个完整过程,何老全程走了过来,是这段历史的参与导演和实践者。在最低谷的那个点上,何老选择书法,也可能是一种地下式的活动,交流的环境根本不存在,他只是依据书法历史发展的线索来确定自己的方向,他选择正书,是根据自己的性情和喜好,参考了甘肃本土书法艺术发展的状态,还有外部的社会环境,标语口号满天飞,狂躁而动乱的社会环境里,得寻找一份清静安适,如果性情为草书所指使,那外部的环境和内心的世界就高度达到了一致,休养生息就不会成为可能。何老回到了远古,开始和金文对话,和汉碑厮磨,在魏碑的世界里徜徉,精神驰骋于千年之前,暂时忘却了今夕是何年,一种莫名的愉悦在古人的行列中舞蹈。作为学者的何老,他自觉选择了乡邦先贤作为自己的坐标,一步步向自己确定的目标迈进,这种迈步的跨度是非常有限的,很多的时候是亦步亦趋,极力跟进,大多时候表现的是不敢随便越雷池一步,这种学习方法,在今天的年轻人来看真是不好理解,在何老来说,这才是对传统的敬畏和理解深透的表现。因为传统是千百年来日积月累形成的,一旦形成之后,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传统是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那还传什么统呢?也就无“统”可言了,更不存在“传”这一说了。传统形成之后,它就是一位历史老人,在极其缓慢地演变,过了几百年,还是能够一眼就看得出来,只是增加了些沧桑,而又吸收了一些新的营养,使得更加成熟了,也就是更加风姿绰约了。在何老的心目中,这种变化不是他一个人一个时代就能赋予给传统的。所以半个世纪来,传统在何老的笔下,存活得十分完整,没有走样,没有退化,更没有心怀怪异地加以变态,何老坚守传统,那么何老也就代表了传统,那么何老即是我们当代的传统。
我们再往深里说,何老坚守了传统,那么传统在何老那里并不是一台复印机,更不是封闭在一个真空里保存着。传统在何老的手里是生生不息的传承,要经过他的思想进行梳理和整合,像他创作的魏碑作品,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源自魏碑。那你说他到底取法于哪一家,我看不容易说得准,只能说他取法于魏碑这一个集合,既有墓志的流变,又有碑刻的硬朗,结体上有写经的舒展,又有刀刻的那种洞达,各个方面的优势都饱含在了何老的笔下,这就是他的善学。平常我们说如沐春风,为什么是春风而不是凛冽的寒风或者是其他什么风,就是让人舒适之中而受益。看何老的作品集,没有那种故作姿态,妖魔鬼怪式的变异,而更多的是一种平淡天然,给人的是一种赏心悦目。
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尺总是在不断地游动,向左向右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何老这位世纪老人却站在了我们传统审美的中轴线上,守卫了中华书法文化的根本标准,作品会永远闪射出熠熠光辉。
何老的风格就是他自己,他学习汉简、汉隶、魏碑全都“何老化”了,就连他心仪的朱克敏、魏振皆,数十年心摹手追,到了最后也被“何老化”了,朱克敏在他手下变得灵便了,魏振皆在他手下更清越了,这种微妙的变化,只有细心对照研究才能发现,单凭一种大感觉来判断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的失误。鉴于此,我想何老的意义将是久远的。
-
何裕,字聚川,晚号竹节馆主。1921年生于甘肃临洮县。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书法。194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在校期间得黎锦熙、王汝弼等人奖掖,得观汉魏诸碑拓及古今名人墨迹,又从刘盼遂、陆宗达受文学、声韵,训诂之学。同年秋任教于兰州大学中文系,请益于牟月秋、魏振皆,广涉甲骨、金文、汉简、敦煌写经。擅诸体,喜作榜书,精于用笔,所作古拙朴茂,汉魏相参,浑然一体。
曾任中国书协一、二届理事,甘肃省书协筹备组成员及名誉主席、省政协委员。何裕先生在书法艺术事业上贡献突出,成就卓著。他的作品曾参加过全国第一、二、三届书法展、中日书法联展、中新书法联展、国际书法联展,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卷);并为全日本书道联盟汉简研修会讲授《汉简章草书法》。国内名胜古迹及有关纪念场馆多见其题字、碑刻或作品陈列,作品远涉东南亚、日本及欧美许多国家,深受国际友人赞许。2001年获文化部、教育部授予的“二十世纪有突出贡献的老书法家”称号,2009年获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甘肃省文艺终身成就奖”,2010年作品入选“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百位老书家作品展”,并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传略辑入《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翟万益
何裕1921年生于甘肃临洮,194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即到兰州大学中文系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因院系调整到兰州医学院,先后教授联共布党史、中共党史、马列主义。“文革”中住进了“牛棚”,在百无聊赖之际捡起了少年时的记忆,又开始练习书法,此时的何老在人生上已经有了很深的阅历,对书法艺术的感悟已不能和昔年相比,可以说是两种状态同时具备,从主动状态来看,他对书法史的洞彻了解促使他选择了正书的练习,没有过多地致力于行草。因为甘肃的书法状态是从明代到现代均没有以行草成名的大家,这种局限是从张芝之后的一种断裂,如果靠自己的努力去接续这种断裂了的历史,的确得具有一种冒险的精神,故而取道正书,比起人生的各种不间歇的磨难来说,相对平稳了些,走向成功的几率相对较高。从被动方面来说,身处逆境,不知时日长短,与其整天陷入苦闷忧愁,倒不如以书消愁,沉浸于笔墨,忘却当下的处境,找回一些意外的乐趣,也自然有了一些意外的收获。此后的40多年,一直在“文革”中选择的书法道路上跋涉。
新世纪伊始,何老出版了他的书法集,90华诞之时发行了他的《一鳞半爪集》,其中收入了他的论文、诗词、评论随笔,从书名的寓意,就可以看出何老对自我人生的遗憾。作为一个地下党员,在漫长的人生当中,全部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可以说彻底放弃了他自己学术的追求。我们翻阅文集就可以看出,《陌上桑》和《战城南》考证即占去了他论文集的四分之一,主要成文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两年,如果用这种速度和质量,今天的何老一定是一个以学问名家的大家,而不是仅仅囿于书法一道,遗憾不全是自己造成的。
近日拜读何老的作品集,与十多年前的感觉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可能是审美视角转移之后产生的一种效果,也可能更加接近了何老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到世纪末,这是中国书法从低谷的极点向辉煌发展的一个完整过程,何老全程走了过来,是这段历史的参与导演和实践者。在最低谷的那个点上,何老选择书法,也可能是一种地下式的活动,交流的环境根本不存在,他只是依据书法历史发展的线索来确定自己的方向,他选择正书,是根据自己的性情和喜好,参考了甘肃本土书法艺术发展的状态,还有外部的社会环境,标语口号满天飞,狂躁而动乱的社会环境里,得寻找一份清静安适,如果性情为草书所指使,那外部的环境和内心的世界就高度达到了一致,休养生息就不会成为可能。何老回到了远古,开始和金文对话,和汉碑厮磨,在魏碑的世界里徜徉,精神驰骋于千年之前,暂时忘却了今夕是何年,一种莫名的愉悦在古人的行列中舞蹈。作为学者的何老,他自觉选择了乡邦先贤作为自己的坐标,一步步向自己确定的目标迈进,这种迈步的跨度是非常有限的,很多的时候是亦步亦趋,极力跟进,大多时候表现的是不敢随便越雷池一步,这种学习方法,在今天的年轻人来看真是不好理解,在何老来说,这才是对传统的敬畏和理解深透的表现。因为传统是千百年来日积月累形成的,一旦形成之后,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传统是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那还传什么统呢?也就无“统”可言了,更不存在“传”这一说了。传统形成之后,它就是一位历史老人,在极其缓慢地演变,过了几百年,还是能够一眼就看得出来,只是增加了些沧桑,而又吸收了一些新的营养,使得更加成熟了,也就是更加风姿绰约了。在何老的心目中,这种变化不是他一个人一个时代就能赋予给传统的。所以半个世纪来,传统在何老的笔下,存活得十分完整,没有走样,没有退化,更没有心怀怪异地加以变态,何老坚守传统,那么何老也就代表了传统,那么何老即是我们当代的传统。
我们再往深里说,何老坚守了传统,那么传统在何老那里并不是一台复印机,更不是封闭在一个真空里保存着。传统在何老的手里是生生不息的传承,要经过他的思想进行梳理和整合,像他创作的魏碑作品,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源自魏碑。那你说他到底取法于哪一家,我看不容易说得准,只能说他取法于魏碑这一个集合,既有墓志的流变,又有碑刻的硬朗,结体上有写经的舒展,又有刀刻的那种洞达,各个方面的优势都饱含在了何老的笔下,这就是他的善学。平常我们说如沐春风,为什么是春风而不是凛冽的寒风或者是其他什么风,就是让人舒适之中而受益。看何老的作品集,没有那种故作姿态,妖魔鬼怪式的变异,而更多的是一种平淡天然,给人的是一种赏心悦目。
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尺总是在不断地游动,向左向右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何老这位世纪老人却站在了我们传统审美的中轴线上,守卫了中华书法文化的根本标准,作品会永远闪射出熠熠光辉。
何老的风格就是他自己,他学习汉简、汉隶、魏碑全都“何老化”了,就连他心仪的朱克敏、魏振皆,数十年心摹手追,到了最后也被“何老化”了,朱克敏在他手下变得灵便了,魏振皆在他手下更清越了,这种微妙的变化,只有细心对照研究才能发现,单凭一种大感觉来判断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的失误。鉴于此,我想何老的意义将是久远的。
-
何裕,字聚川,晚号竹节馆主。1921年生于甘肃临洮县。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书法。194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在校期间得黎锦熙、王汝弼等人奖掖,得观汉魏诸碑拓及古今名人墨迹,又从刘盼遂、陆宗达受文学、声韵,训诂之学。同年秋任教于兰州大学中文系,请益于牟月秋、魏振皆,广涉甲骨、金文、汉简、敦煌写经。擅诸体,喜作榜书,精于用笔,所作古拙朴茂,汉魏相参,浑然一体。
曾任中国书协一、二届理事,甘肃省书协筹备组成员及名誉主席、省政协委员。何裕先生在书法艺术事业上贡献突出,成就卓著。他的作品曾参加过全国第一、二、三届书法展、中日书法联展、中新书法联展、国际书法联展,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书法卷);并为全日本书道联盟汉简研修会讲授《汉简章草书法》。国内名胜古迹及有关纪念场馆多见其题字、碑刻或作品陈列,作品远涉东南亚、日本及欧美许多国家,深受国际友人赞许。2001年获文化部、教育部授予的“二十世纪有突出贡献的老书法家”称号,2009年获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甘肃省文艺终身成就奖”,2010年作品入选“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百位老书家作品展”,并被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传略辑入《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翟万益
何裕1921年生于甘肃临洮,194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即到兰州大学中文系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因院系调整到兰州医学院,先后教授联共布党史、中共党史、马列主义。“文革”中住进了“牛棚”,在百无聊赖之际捡起了少年时的记忆,又开始练习书法,此时的何老在人生上已经有了很深的阅历,对书法艺术的感悟已不能和昔年相比,可以说是两种状态同时具备,从主动状态来看,他对书法史的洞彻了解促使他选择了正书的练习,没有过多地致力于行草。因为甘肃的书法状态是从明代到现代均没有以行草成名的大家,这种局限是从张芝之后的一种断裂,如果靠自己的努力去接续这种断裂了的历史,的确得具有一种冒险的精神,故而取道正书,比起人生的各种不间歇的磨难来说,相对平稳了些,走向成功的几率相对较高。从被动方面来说,身处逆境,不知时日长短,与其整天陷入苦闷忧愁,倒不如以书消愁,沉浸于笔墨,忘却当下的处境,找回一些意外的乐趣,也自然有了一些意外的收获。此后的40多年,一直在“文革”中选择的书法道路上跋涉。
新世纪伊始,何老出版了他的书法集,90华诞之时发行了他的《一鳞半爪集》,其中收入了他的论文、诗词、评论随笔,从书名的寓意,就可以看出何老对自我人生的遗憾。作为一个地下党员,在漫长的人生当中,全部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可以说彻底放弃了他自己学术的追求。我们翻阅文集就可以看出,《陌上桑》和《战城南》考证即占去了他论文集的四分之一,主要成文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两年,如果用这种速度和质量,今天的何老一定是一个以学问名家的大家,而不是仅仅囿于书法一道,遗憾不全是自己造成的。
近日拜读何老的作品集,与十多年前的感觉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可能是审美视角转移之后产生的一种效果,也可能更加接近了何老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到世纪末,这是中国书法从低谷的极点向辉煌发展的一个完整过程,何老全程走了过来,是这段历史的参与导演和实践者。在最低谷的那个点上,何老选择书法,也可能是一种地下式的活动,交流的环境根本不存在,他只是依据书法历史发展的线索来确定自己的方向,他选择正书,是根据自己的性情和喜好,参考了甘肃本土书法艺术发展的状态,还有外部的社会环境,标语口号满天飞,狂躁而动乱的社会环境里,得寻找一份清静安适,如果性情为草书所指使,那外部的环境和内心的世界就高度达到了一致,休养生息就不会成为可能。何老回到了远古,开始和金文对话,和汉碑厮磨,在魏碑的世界里徜徉,精神驰骋于千年之前,暂时忘却了今夕是何年,一种莫名的愉悦在古人的行列中舞蹈。作为学者的何老,他自觉选择了乡邦先贤作为自己的坐标,一步步向自己确定的目标迈进,这种迈步的跨度是非常有限的,很多的时候是亦步亦趋,极力跟进,大多时候表现的是不敢随便越雷池一步,这种学习方法,在今天的年轻人来看真是不好理解,在何老来说,这才是对传统的敬畏和理解深透的表现。因为传统是千百年来日积月累形成的,一旦形成之后,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传统是今天一个样,明天一个样,那还传什么统呢?也就无“统”可言了,更不存在“传”这一说了。传统形成之后,它就是一位历史老人,在极其缓慢地演变,过了几百年,还是能够一眼就看得出来,只是增加了些沧桑,而又吸收了一些新的营养,使得更加成熟了,也就是更加风姿绰约了。在何老的心目中,这种变化不是他一个人一个时代就能赋予给传统的。所以半个世纪来,传统在何老的笔下,存活得十分完整,没有走样,没有退化,更没有心怀怪异地加以变态,何老坚守传统,那么何老也就代表了传统,那么何老即是我们当代的传统。
我们再往深里说,何老坚守了传统,那么传统在何老那里并不是一台复印机,更不是封闭在一个真空里保存着。传统在何老的手里是生生不息的传承,要经过他的思想进行梳理和整合,像他创作的魏碑作品,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源自魏碑。那你说他到底取法于哪一家,我看不容易说得准,只能说他取法于魏碑这一个集合,既有墓志的流变,又有碑刻的硬朗,结体上有写经的舒展,又有刀刻的那种洞达,各个方面的优势都饱含在了何老的笔下,这就是他的善学。平常我们说如沐春风,为什么是春风而不是凛冽的寒风或者是其他什么风,就是让人舒适之中而受益。看何老的作品集,没有那种故作姿态,妖魔鬼怪式的变异,而更多的是一种平淡天然,给人的是一种赏心悦目。
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尺总是在不断地游动,向左向右都是不可避免的,而何老这位世纪老人却站在了我们传统审美的中轴线上,守卫了中华书法文化的根本标准,作品会永远闪射出熠熠光辉。
何老的风格就是他自己,他学习汉简、汉隶、魏碑全都“何老化”了,就连他心仪的朱克敏、魏振皆,数十年心摹手追,到了最后也被“何老化”了,朱克敏在他手下变得灵便了,魏振皆在他手下更清越了,这种微妙的变化,只有细心对照研究才能发现,单凭一种大感觉来判断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的失误。鉴于此,我想何老的意义将是久远的。
-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