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五爪龙缂丝 缂丝工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缂(音同“刻”)丝起源于上古,兴盛于宋代,曾因皇家垄断而日渐式微,终在新中国成立后被重新发掘扶持。2009年,缂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老技艺曾锁在深宫 缂丝,也叫“刻丝”,织造工具类似织锦,为古老木机及若干竹制梭与拨;然而与织锦不同的是,缂丝所采用的是“通经断纬”式织造技艺,用同色蚕丝贯通作经,用各色彩丝作纬,根据纹样的轮廓或色彩的变化采用不断换梭和局部回纬的方式织制图案。 缂丝无关印染,不需底布,手法繁复。因为采用了这种“通经断纬”的独特织造技术,缂丝在中国众多的丝织品中个性鲜明独树一帜,被誉为“织中之圣”。 “缂丝的兴盛期是在宋朝。由于宋朝崇尚文学,当时不少皇室贵族都用缂丝织物装裱名家字画。南宋时期,受宫廷院画的影响,缂丝开始以摹缂名人书画。” 北京曹美姐缂丝文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由于缂丝能运用各色丝线,自由灵活地表现图案,因此摹缂出来的作品往往能够‘胜于原作’。文艺天子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就有摹缂的作品存世。” 明清时期,缂丝被皇家垄断,民间不再允许使用缂丝织物。缂丝完全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制器物及官员官补。“一件皇帝祭天祭祖时所穿的缂丝龙袍,可能需要若干织工数年甚至1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陈新说。 晚清时期,由于国力衰微且陷入动荡,中国的缂丝工艺几近灭绝。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保护、提高、发展”的指导方针下,缂丝工艺一度枯木逢春。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在苏州设立了很多生产缂丝日用品和工艺品的工厂,当时日本从这些工厂大量进口缂丝织品。“那时,一条由缂丝大师花费300个工时织造的9米长、0.33米宽的顶级和服腰带在日本可以换一辆丰田汽车。由于后来对日出口受阻,这个产业也迅速衰退了。”陈新说。 “买的是织娘的寂寞” “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织物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其昂贵的真丝材质和曾经的御用皇家身份,更因其织造工艺的繁复与精细中蕴藏着织娘们沉甸甸的寂寞光阴。 一家缂丝销售企业的客户经理桑古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演示了缂丝的主要工艺流程:手持穿有彩色纬线的小梭子对照画稿在经线间来回穿梭,每换一种颜色,就要换一把梭子。据小桑介绍,织工们在织造一幅缂丝作品时往往要换梭上万次。 小桑说,缂丝对织工的美术功底有一定要求:“由于所摹缂的画稿上通常没有颜色,织工需要自己配色。有时候,同一幅作品,不同的织工会有不同的色彩选择,或深或浅,或明或暗。” 通常,一幅价值连城的书画作品,原作者可能是在灵感来临时,花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然而织工在摹缂作品时,却往往要花费月余光阴甚至经年方成一幅。由于很多摹缂作品上都会有颜色深浅的渐变,织工们为细致体现作品,通常要将一根真丝线劈成两股、四股乃至八股,最细时甚至只用丝线的六十四分之一。无论是换梭,还是劈丝,每幅缂丝作品都需要织工长久、专注地工作,不容有失。也正是由于这一份专注的辛苦,游客们在苏州购买缂丝工艺品时,导游经常会说:“您买的,是织娘的寂寞。” 要成为技艺精熟的缂丝织工,至少需要10年经验。可是,等织工们技艺纯熟了,他们的视力也会因为过度劳累而严重下降。目前国内掌握缂丝技艺的不足200人,真正的技艺大师只有三四位,且都已在花甲古稀之龄。 |